杜牙根/根管治療是什麼?
杜牙根/根管治療是牙齒保健中重要的一環。牙齒的結構獨特,外層由硬質的珐瑯質和象牙質組成,內部則包圍著神經和血管,這個腔室稱為牙髓腔,延伸至牙根尖,與骨頭中的神經相連。因此,牙齒的神經管也被稱為根管。當蛀牙深入影響神經,導致發炎或壞死時,就需要進行根管治療,以移除受損的神經並封填根管。
牙齒內部結構
牙齒內部結構解析
何時需要 杜牙根/根管治療?
牙髓神經的主要功能是感知冷熱。當蛀牙影響神經,會出現以下症狀,這意味著可能需要根管治療:
- 敲痛(敲擊時感到疼痛)
- 自發性疼痛(無接觸也會痛)
- 睡覺時疼痛(躺下時感到疼痛)
- 持續性疼痛(超過十秒無法緩解)
- 對冷物特別敏感(接觸冰冷物品會感到酸痛)
杜牙根/ 根管治療流程
-
X光檢查
透過X光檢查確認蛀牙是否影響神經,並評估發炎或壞死的情況。 -
身體檢查
檢查神經的健康狀況。若神經發炎,則可能需要根管治療。 -
打麻藥
若神經有活性,會使用麻藥以減少疼痛,若神經已壞死則不需麻藥。 -
清除蛀牙並打開牙髓腔
使用橡皮障隔離口水和細菌,完全清理蛀牙後,打開牙髓腔。 -
移除受感染的牙髓組織
清理牙髓腔內的壞死組織,並使用藥物消毒。 -
放入根管充填劑封填
清潔後,將根管充填劑放入牙髓腔,避免再度感染。 -
裝上牙套保護牙齒
根管治療後,需裝上牙套以保護牙齒,避免再度損壞。
杜牙根/ 根管治療的痛感與後遺症
杜牙根/ 根管治療過程中會有些許不適,但使用麻醉可減輕疼痛。若治療後仍感到疼痛,可能是因為感染未完全清除,需考慮二次治療。根管治療後的牙齒對冷熱的感受會下降,建議裝上牙套以保護。
常見問題整理
Q1. 杜牙根/ 根管治療費用?
傳統根管治療可使用健保,顯微根管治療的費用則從16,000元起。
Q2. 根管治療需要幾次療程?
通常前牙需2-3次,後牙需4-5次。
Q3. 治療後多久可以吃東西?
治療後一小時內避免進食。
Q4. 根管治療後還會蛀牙嗎?
根管治療後仍需注意口腔衛生,以防再次蛀牙。
Q5. 注意事項
- 避免吃刺激性食物。
- 確實清潔牙齒。
- 定期回診檢查。
為什麼需要二次杜牙根/ 根管治療?
-
持續的疼痛
如果在根管治療後,患者仍然感到持續性疼痛,可能是因為根管內仍有感染或細菌未被完全清除。 -
X光檢查顯示問題
定期進行X光檢查能夠幫助牙醫發現根管內的潛在問題,例如根尖圍繞的骨頭吸收,這通常是感染的跡象。 -
復發性蛀牙
根管治療後,如果牙齒未得到適當保護,可能會再次蛀牙,這也會影響牙髓的健康。
一般杜牙根/根管治療 vs. 顯微杜牙根/根管治療
特點 | 一般杜牙根/根管治療 | 顯微根管治療 |
---|---|---|
治療方式 | 無顯微鏡輔助 | 有顯微鏡輔助 |
收費方式 | 健保部分給付 | 自費 |
成功率 | 約70-80% | 超過90% |
清創效果 | 可能有視野死角 | 更加精確 |
二次杜牙根/顯微根管治療的好處
- 提高成功率:清晰觀察根管,有效清除感染。
- 精確清創:細緻清理細菌,降低復發風險。
- 減少不適感:小心操作,減少周圍組織損傷。
- 處理複雜案例:應對複雜根管結構,確保完整處理。
- 縮短治療時間:高效清創,縮短整體治療時間。
- 降低二次治療需求:徹底清理,減少未來再治療可能性。
牙醫推薦
- Video
- More Article
- Background/ Portfolio